蓝莓丶坚果 有助类风湿关节炎舒缓疼痛

2015-01-13

天氣變化大,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發作,患者關節痛到不行,常沒有食慾。專家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應避開花椰菜丶橄欖油丶馬鈴薯等容易引發發炎反應的麩質食物,建議多吃堅果丶草莓丶藍莓丶黑木耳等,以減少發炎反應。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因自體免疫發生障礙,讓體內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破壞身體正常結構,最常侵犯四肢小關節。在台灣的盛行率約0.4%到1%,約有10萬名病患,尤其好發於40歲以上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3倍。


>患者初期會有疲倦丶很累丶精神不佳丶胃口不好丶體重減少丶晨間僵硬感等全身症狀,關節腫脹達6周以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長李青蓉建議,類風關病友需吃大量蔬果丶穀類丶全麥丶堅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及油脂,並減少乳製品丶紅肉和甜食攝取。


>李青蓉解釋,Omega-3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具抗發炎效果,而柑橘類食物,其類黃酮素可加強關節內膠質彈性,還能抑制關節發炎反應,其他如木瓜丶芒果丶腰果丶杏仁丶葡萄柚等都是抗氧化食物,還可對抗自由基。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基本原則應均衡飲食,食物愈粗糙愈好,可減少發炎反應,建議多吃草莓丶藍莓丶堅果等食物,避免牛肉丶豬肉丶培根等。


其他如吐司丶饅頭丶面包丶牛奶等食物,李婉萍建議,可以吃了以後觀察身體反應,但記得要比較相同時段,否則有可能受到天候影響,而非食物所致。


30年資深病友徐小姐,個人非常愛煮飯。新婚後發病,每天早上痛到不行,由先生背下樓做早餐。徐小姐說,她儘量在家下廚,食材可以控制,飲食均衡,但病友不能吃靈芝丶牛樟芝等補品。